近年来,齐河县紧抓全省中小城市党建工作试点机遇,聚焦“党的领导全覆盖、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从严治党全覆盖”工作目标,健全基层组织,建强社区队伍,织密基层网格,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全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资料图)
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提升基层组织力
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为目标,成立县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着力构建县、街道、社区、小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一是聚焦减负增效做强街道。在街道设立党建办、物业办、网格办、综合执法办,由街道副职担任负责人,党政齐抓共管、四办分工协作,进一步优化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治理实效。印发《落实乡镇街道五项权力工作规范》,将赋予街道的5项权力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流程和指南。二是聚焦高效运转做活社区。立足城市发展规划,将9个社区优化调整为20个,创设社区基层治理专岗,每个社区配备工作人员达到12人以上,着力解决社区管不起来、服务不好等问题。三是聚焦链条延伸做实小区。坚持“支部建在小区上,小组设在楼宇里”,整建制推进网格(小区)党支部实体化,引导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落实“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定事”“四有”标准,推动150个党支部、538名支部委员在居民小区“落地生根”。创新支部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在退休干部、社区工作者中公开遴选支部书记,制定包楼联户、坐班值班等13项制度措施,保证“职住同一、专职专岗”。
构建务实管用的治理体系,提升多元共治力
以系统化思维、精细化治理、协同化推进为总体思路,整合自治、共治力量,积极探索末梢治理新途径。一是建立网格(小区)“微治理”机制。围绕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网格(小区)党支部牵头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定期组织物业、业主代表议事,通过支部审议、三方商议、党群决议形成解决方案,对支部能办的“立即办”,物业应办的函告“限期办”,难以处置的上报“协调办”,解决了矛盾,凝聚了合力,增强了基层治理实效。二是建立“平时服务、战时应急”机制。围绕社区兜不住的“要事急事”,建立三联机制,明确32名县领导包联20个城市社区,牵头解决社区治理疑难杂症;安排11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帮联150个网格(小区),选派机关干部担任网格(小区)第一书记;引导7600余名在职党员回小区报到,应急状态下就地转化为社区志愿者,形成“一名干部联系、一支队伍备战、一个单位保障”的工作体系。推动社情民意大走访常态化,组织万名干部4次遍访21万户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2万件,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三是建立“小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围绕街道无力解决的“执法难事”,将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由政法委所属调整为县委直属,投资1500万元建设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在社区、小区布设综合执法站(点)52个,整合下沉公安、市场监管、应急、住建等10个部门、180余名专业网格员,网格(小区)党支部作为“前哨”,发现问题通过平台上报,执法站(点)即接即办,联动解决小区私搭乱建、侵占绿地、噪声扰民等问题1192件。
构建立体精细的服务体系,提升协同联动力
坚持把增强各领域组织团体的服务功能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格局。一是提升党员服务水平。以网格(小区)为基础,精细划分楼宇网格1393个、楼道网格3230个,由支部书记统筹负责,支部委员分片包保,楼宇党小组长、楼道党建联络员包楼联户,建立小区、楼宇、楼道三级微信群,推动小区党员浮出网格,织密织牢服务网络。二是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引导红庙朱、东宋等社区党组织领办红色物业企业8家,推动城投、齐源等国有企业接管小区17个,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建立“四位一体”物业考评机制,配套物业企业信用等级调整、限制承接项目、清退市场等20条奖惩措施,累计发布“红蓝黄黑”“四色榜”4期,清退差评物业企业5家,为8个小区引进新物业,物业投诉同比下降15%。建设智慧社区云平台,构建居民信息数据库,开发“红色物业”“党员联户”“双报到”“微心愿”等13个版块,链接智慧安防、智慧养老等社区智慧应用,以“智慧管理”推动精准服务。三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按照“一社区一组织、一小区一队伍”的原则,培育“盔护”“蓝丝带”等社区组织28家,组建“绿城民兵突击队”“中央城阳光心灵服务队”等小区志愿服务团队78支,选聘35名骑手、快递小哥担任兼职网格员,引导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为志愿者提供培训、积分兑换等资源支持,开展小区巡逻、纠纷调解、义诊、义剪、修理等暖心服务,涌现出“银龄义剪”胡吉明等“红齐”志愿者2000余名,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构建多元支撑的保障体系,提升治理承载力
推动人财物和权责利向社区倾斜,确保基层有资源有能力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一是加强阵地保障。开展物业配套用房专项整治,督促开发商腾退配套服务用房2.7万㎡,配套出台《齐河县居住区配套设施管理办法》,对党群服务中心用房的规划、立项、产权等作出规定,彻底解决长期以来的社区服务用房匮乏问题。将“红齐”阵地建设列入“二十大民生实事”,打造“红齐驿站”“智慧便民店”、社区食堂152处,建成全市首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指导服务中心,全面提升社区服务供给品质。二是加强人员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实施社区治理力量倍增计划,按照街道由100人增加到200人、社区由50人增加到100人、小区由20人增加到40人的标准,动员储备社区治理力量1.9万人,确保关键时刻能找到人、拉得出、用得上。三是加强资金保障。按照每年30万元的标准顶格落实社区为民服务经费,为每个网格(小区)党支部拨付不少于2万元工作经费。建立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待遇保障机制,人均年报酬不低于3万。2023年城市基层党建新增预算5410万元、增长27%。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张晨
实习生:代文雪 崔子郡
通讯员:范增智
年度重磅丨山东党建云平台,2023精彩活动等你来
每日快看:西峡法院召开十一月份审判执行工作讲评会
全球今日报丨威海广泰:公司高度重视特殊业务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该业务的拓展
为什么家里的电器都是直流电 入户的却是交流电?
山西潞城:火红灯笼闹元宵 张灯结彩年味浓
滚动